安徽特色年味美食—送灶粑粑

送灶粑粑是安徽省合肥市以南的几个市县的地方传统美食,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时制作,这天人们举家庆祝小年,同时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但是因为地域差异,皖南的桐城、安庆、池州等地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不过挨家挨户制作的送灶粑粑都是大同小异的。小时候,父母总哄着我们说:吃一个送灶粑粑就可以长一岁。所以每次我们都会吃好几个,希望来年我们也可以长成大人。现在长大了,我每次也就只吃一个,希望一年一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就好。

在我的家乡,巢湖边的一个小县城——庐江,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一早,父母就把米准备好,等着米厂开门,排队去将磨米粉,再去集市上买肉和其他食材,大概到下午4点的时候,挨家挨户的烟囱都开始冒烟了,这时候小孩子们最开心了,父母都在厨房灶间忙碌,可以自行玩耍无人管束,等到鞭炮声响起就各自回家,期盼着爸妈把送灶粑粑端上桌。

送灶粑粑虽然不是什么珍馐美味,但却寄托了一代代人的相思之情和敬畏之心。如今,年轻人大多都去了城市,农村剩下的多是父母辈和留守的孩童了,很少有人会特地在家准备祭祀送灶神的仪式了,只留下制作送灶粑粑这样一个传统习俗了。今天就分享一下这个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学会了可以做给孩子们吃,顺便给他们说一说传统的民俗故事。

第一步:

磨米粉:一般选用籼米(或粳米)和糯米,按9:1的比例混合,米用清水淘洗好后沥干,磨成米粉;这里简单说下,我们当地制作送灶粑粑不会放太多糯米,放1成主要是为了增加米粉的黏性,这样制作好的粑粑口感会稍微软糯一点。大家可以根据喜好调整糯米的比例,但建议不要超过3成,否则制作好的粑粑软塌,吃起来会很粘牙。

第二步:

制作馅料:我们老家主要是选用腌制的雪里蕻,配上香干和肉沫;肉沫里一定要有点肥肉,这样制作好的粑粑吃起来口味更佳。将肉、雪里蕻和香干煸香炒熟,多余的馅还可以当做早晚喝粥的小菜哦。其他常见的还有“萝卜干肉馅”、“芹芽肉丝馅”;有些喜欢吃甜的,可以制作“芝麻糖馅”或“桂花糖馅”,个人不爱吃甜的,毕竟我们做送灶粑粑最后要用油煎,如果是糖心馅,总觉得吃起来味道有点怪怪的。

第三步:

揉面团:粑粑好不好吃,这一步是关键。这个米粉要先炒制才能加水和面团,不然做出来的粑粑是没有灵魂的。炒面前先烧好一壶开水,然后有条件的选用农村的柴火锅炒面最好了,如果在城市可以一次少做点或分多次制作。小火将锅烧热,米粉加入适量的盐,倒入锅中,要不停的翻炒,否则面粉很容易糊锅,炒制大概10分钟,就可以盛出米粉到容器中。再把之前烧好的开水,缓缓加入炒好的米粉中,用筷子一边搅拌一边加水。备上一瓢凉水,先双手沾凉水准备揉面,否则和练铁砂掌就没啥区别了。最后整体揉均匀,没有结块的就行了。切记别忘了锅里还会结一层像锅巴一样的东西,铲起来,也是一道美味,咸咸的,嘎嘣脆。

第四步:

包粑粑:和包包子不一样,毕竟米粉粑粑比麦面的要难包一点。事先准备好装粑粑的容器,老家一般选干净的簸箕或者筛子,在上面铺上一层湿的土布或纱布,这样就不怕粑粑黏住了。至于怎么包,没有特别的讲法,所以大家喜欢就好,样式、大小,自由发挥。

第五步:

炕粑粑:我们当地方言管这步叫“炕粑粑”,也就是用油将送灶粑粑煎好。锅中不用放太多油,但是一定要保证锅中油要涂抹均匀,放入包好的送灶粑粑,如果觉得油不够,可以边煎边淋油,中途记得多翻动,避免糊了。有些地方只煎一面,我们是两面都煎,正常每面翻动2-3次,等到粑粑表皮呈金黄色即可盛出。吃起来脆而不焦、软而不粘, 馅料中的雪里蕻、肉和香干碰撞,鲜咸味美。吃的时候,配上一碗白米粥,美味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送灶粑粑是一道年味美食,好吃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制作送灶粑粑的过程中,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愿望,期许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从而食可无忧。小伙伴们,你们那小年都会准备哪些特色美食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版权所有@ 2022 嘉豪演绎庆典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15013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