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补肾,会越补越虚?
很多人都误解了,所谓补肾并非仅仅指的是壮阳。
在中医理论中,所谓肾虚并不是只是针对男性来说的。
其实,对女性来说,当你出现小便频、便秘、经少甚至经闭等症状时,其实也很有可能是“肾虚”。
在中医看来,肾主藏精,而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特别是先天之精封藏于肾,所以肾脏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五脏六腑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充足则身体强健,五脏六腑功能正常。
也就是说,如果人体像是一颗大树的话,肾脏就像大树的根。
而肾虚就意味着气血阴阳虚弱了,各种疾病就会逐渐袭来。
「 你的补肾方法错了 」
如果感觉自己“肾虚”了,你会选择做什么?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六味地黄丸,或者进行食补等等,但其实这种补肾方法并不对,甚至可能出现越补越虚的情况。
中医讲究辨证,其实肾虚分为很多种,主要分为5类:
肾阴虚(怕热、五心烦热、口干咽干、易上火)
肾阳虚(怕冷、形寒肢冷、水肿)
肾气虚(精力不够,夜尿多、自汗)
肾精不足(易脱发、牙齿松脱、经闭不孕)
阴阳两虚(又怕冷又怕热、腰膝酸软)
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所以肾虚不能盲目补,乱补有害无益。不分“阴虚”还是“阳虚”盲目补肾的做法是错误的。
比如肾阳虚的人吃六味地黄丸补肾就不对了,因为这个药肾阴虚的人吃了才比较好。
中医历来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阴虚”而“补阳”或“阳虚”而“补阴”,都会破坏人体平衡,加重病情。
因此,以中药“补肾”时,一定要先辨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才能对症下药。
想要补肾,就要从了解自己的体质做起。
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九个类型。
想知道自己是哪个体质?自己该不该补,该怎么补,先从了解自己的体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