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经常有人体检或是住院检查B超、CT发现胆囊息肉,很多人都认为胆囊息肉癌变风险较高病人非常关注胆囊息肉,反复的问医生怎么办。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息肉都容易癌变呢?一发现胆囊息肉就要切掉胆囊吗?

答:并不全是!

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向腔内局限性隆起病变的总称,包括胆固醇息肉、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病。消化道包括胃、肠、胆囊等空腔脏器都容易长息肉,息肉的病理分型也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肠息肉比较常见,且癌变率较高,胃息肉没有肠息肉的发病率高、癌变率也低于肠息肉,胆囊息肉根据病理分型不同有不同的癌变率,那么发现了是不是马上就要切掉胆囊呢?

一、胆固醇息肉--多为良性

胆固醇代谢失调,胆汁中胆固醇增多,使胆固醇结晶沉积,被囊壁细胞吞噬堆积于黏膜固有层,逐渐形成胆囊胆固醇息肉,质脆易脱落,属于非肿瘤良性病变。多发性息肉以胆固醇息肉较多见。

弥漫型:粟粒样黄色小结节,广泛分布于整个胆囊黏膜表面。

局限型:呈桑葚状,有细蒂与胆囊黏膜相连。

二、炎性息肉--伴结石者癌变率相对较高

慢性胆囊炎症、胆结石,长期直接刺激胆囊壁形成的肉芽肿。多为单发,直径<1cm,有宽基附于胆囊壁,伴结石者比单纯性胆囊炎性息肉癌变率高。

三、腺瘤样息肉--多为良性,部分癌变倾向

单发或多发,直径5-10mm,分为乳头状腺瘤、管状腺瘤、管乳头状腺瘤。息肉多发,合并结石,无蒂,直径>1cm有癌变倾向。

四、胆囊腺肌增生症

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胆囊壁增厚、壁内憩室形成,同时伴囊肿和罗阿窦(壁内憩室)增殖。伴临床症状者考虑癌前病变可能。原发硬化性胆管炎者,胆囊息肉通常为恶性。

弥漫性: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节段性:胆囊壁中段出现环状增厚且互相连通两个小腔,使胆囊像葫芦状。

局限性:胆囊底部较多。

五、胆囊息肉切除指征

①单发无蒂息肉;

②息肉直径>1cm;

③基底宽;

④50岁以上有症状者(右中上腹隐痛,饱胀感);⑤胆囊壁增厚;

⑥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样变或伴结石者。

六、胆囊息肉和胆囊癌鉴别点

①部位:胆囊息肉好发于体部,胆囊癌多发于颈部。

②大小:良性息肉直径<1cm,多为胆固醇息肉,胆囊癌腺瘤恶变直径多>1cm,单发。

③形态:息肉多为乳头状,表面光滑,有细蒂,胆固醇息肉有的呈桑葚状,表面略粗糙;胆囊癌菜花样,基地宽。

④彩超:胆囊息肉呈中强回声,胆囊癌多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

⑤胆囊壁:胆囊息肉的胆囊壁正常或毛糙,胆囊癌的胆囊壁多明显增厚,模糊不清或中断改变.

⑥伴结石:息肉多不伴结石,胆囊癌多伴结石。

⑦超声胃镜:息肉的胆囊壁完整,胆囊癌使得囊壁的三层有不同程度的浸润破坏。

⑧B超引导胆囊穿刺,送病理检查找癌细胞,抽取胆汁做癌胚抗原测定。

胆囊息肉基本无特异的临床症状,也不会消失,药物治疗基本没什么作用,根据不同部位、形态、是否伴结石等因素的不同胆囊息肉的癌变率不一致,如果达到切除胆囊指征就至相关科室手术切除,如果没有达到切除指征则需3-6个月复查肝胆脾胰彩超监测胆囊息肉大小、形态等,一旦发现癌变倾向,立即切除,手术方式一般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例如这样的胆囊息肉,虽然14mm×6mm还算比较大,但是没有症状,没合并结石,胆囊壁也没增厚,所以暂时观察,半年复查肝胆脾彩超即可,无需太过担心。

版权所有@ 2022 嘉豪演绎庆典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15013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