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加速迈向消除!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发布201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报告,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453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地区继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四川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6个省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0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其中263个达到消除标准,124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3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尚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人29214人,病原学检查阳性者8人。全国血吸虫病加速迈向消除。

报告指出,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晚期血吸虫病病人29214人,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等7个省;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血吸虫病消除省份中,仅浙江省现存989名晚期血吸虫病病人。从全国人群血吸虫病查治方面,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询检查病11127648人,血检查病7191422人,病原学检查532204人,查出病原学阳性者8人。报告称,对照《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目标,云南省与湖南省分别有5、18个县(市、区)需在2020年底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安徽省尚有22个县(市、区)、江西省尚有2个县需在2020年底前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达标任务依然艰巨。

从全国钉螺分布调查和灭螺情况来看,全国3379个血吸虫病流行乡(镇)、28456个流行村中,共有3094个乡(镇)、19821个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其中1 432个乡(镇)、7321个村查出钉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6.28%和36.94%。2018年全国新查出3个有螺村,分布在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和吴中区。2018年全国共查出有螺面积168319.41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61.28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全国实有钉螺面积363014.4hm2,其中湖沼型、水网型、山丘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分别为343874.04hm2、220.92 hm2和18919.44 hm2。2018年全国开展药物灭螺总面积141660.87 hm2,实际药物灭螺75308.26hm2,环境改造灭螺4738.37hm2。

报告指出,201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较2017年进一步降低。2018年全国仅查出8例病原学阳性者,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常住居民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0.0015%,全国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2018年全国仅查出2头粪检阳性耕牛,监测点未发现感染家畜,家畜血吸虫病疫情下降明显;自2014年以来,全国已连续5年解剖镜检法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仅在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发现2处血吸虫核酸阳性钉螺环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介绍,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新策略,2004-2018年全国血防中长期规划取得了巨大防治成效,病原学阳性者从2004年的18952人下降至2018年的8人, 急性血吸虫病人由2004年的816例下降为0,全国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86%(387/450)的流行县达到传播阻断或者消除标准。

周晓农介绍,虽然201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整体下降,并向消除迈进,但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有螺面积分布广,控制困难。全国钉螺分布面积近10年来一直在35亿~38亿m2波动。受长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药物灭螺工作难以实施。二是动物传染源控制成果巩固困难。家畜特别是耕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仍不可忽略。部分地区耕牛淘汰后复养现象严重,羊等其他传染源养殖量显著上升。三是输入性病例问题凸显,部分地区疫情被低估。最近几年全国发现的病原学阳性病例中,不少为境内其他省份或者境外感染病例,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四是受当前传统防治技术敏感性低等弊端的影响,血吸虫病疫情普遍被低估,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每年组织开展春季风险评估,通过分子生物学或其他手段每年均能发现1-2处风险环境我国要实现血吸虫病阻断传播乃至消除目标仍面临不少挑战。

报告对血防工作提出建议,要把血防工作纳入当地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总体规划。一是动员、争取各方资源,加强防控、监测策略研究,突破血吸虫病消除关键技术难点,加强血吸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发应用;二是加强防治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基层血防机构服务能力,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三是巩固血吸虫病防控成果,重视血吸虫病病例报告工作,加强现症病人救助行动。

文/健康报 记者 杨金伟

编辑/马杨

版权所有@ 2022 嘉豪演绎庆典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15013159号